
记者 樊艳琴 实习生 成思锐
当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的旋律在街头巷尾传唱,当文明实践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村落,一场浸润人心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热潮,正为湘潭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。这场主题活动以“家”为纽带,将个人情感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,在全方位多角度实践中收获显著成效,更在网络空间凝聚起“同心建家、聚力兴城”的强大舆论合力。
从基层实践看,活动让文明新风扎根“家门口”。社区里,“邻里互助日”让曾经陌生的邻居变成携手的伙伴;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主动献计献策,让“我的家”从口号变成可触摸的生活场景;校园内,“我为湘潭写赞歌”主题活动点燃青少年的家乡自豪感,孩子们用画笔、文字勾勒城市变迁,将爱乡情怀根植心底......这一系列接地气的实践活动,让“文明”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,更让广大市民朋友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。
从发展动能看,活动点燃了“凝心聚力谋发展”的精气神。企业以“岗位建功促家乡发展”为目标,技术团队攻克生产难题,推动产品升级;政务部门践行“服务家乡我先行”,简化办事流程,推行“一网通办”,提升群众办事效率;建设者们以“建好家乡每一处”为责任,努力推进重点项目,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。从企业到政府,从劳动者到建设者,不同群体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,汇聚成湘潭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。
从舆论氛围看,活动在网络空间奏响了“爱湘潭、赞家乡”的主旋律。市民们在社交平台分享“家乡新变化”,随手拍的城市夜景、街头繁花、便民设施,配上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的话题标签,跃升成为网络热门内容;本地自媒体推出一系列短视频,讲述湘潭的历史底蕴、产业成就、凡人善举等,其内容获得高度关注;政企新媒体账号联动发起“我为家乡献一策”征集活动,网友围绕交通优化、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等提出多条建议,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。线上线下同频共振,不仅让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成为网络热词,更让正面舆论在互动中升温,清朗的网络空间为城市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。
“家”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主题活动,既是一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,更是一场凝聚城市向心力的“动员令”。当每一位湘潭人都把城市当作“家”来呵护、当作“事业”来建设,文明的种子便会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生长,湘潭也必将在同心筑梦的征程中,书写更多关于发展、关于幸福、关于希望的新篇章。
责编:周冠成
来源:岳塘新闻网
“面包妈妈”黄文韬: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
老细屋里&崔老板蟹钳:强特色、优服务、树标杆,推动“吃在湘潭”品牌火起来
书香岳塘:畅游书籍的海洋——小谷吖循环书仓
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下载APP
分享到